2010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,我们的车子驶出高速公路收费站,到达了映秀镇。就是在两年前的同一时刻,这个地方山崩地裂,数万条生命瞬间化为亡魂。其中的很大一部分,都是孩子。
那个时候我还身在广州,当我从电视中看到一个个失去孩子的人们痛哭流涕时,也曾流下了悲痛的泪水。然而此时,那场灾难仅仅过了两年,当我真正的到达映秀时,却一滴眼泪也流不出,我甚至已经回想不起来当时灾区的人们是如何地惊慌失措,全国的人们是如何地悲伤难过。如果不是亲身到了这里,我真的已经忘了那次大地震了,忘了那些死去的孩子们。
昨天晚上回到成都之后,我很想写点什么,然而我发现我写作的最大的冲动竟然来自“我在两年前大地震发生的同一时刻到达了映秀”这样的一个带点“炫耀”色彩的初衷。当我发现这一点时,我决定不写了。然而今天上午我又开始思考,如果我亲身到了那里仍然没有一点触动而无法写下一点东西,那以后也许就真的忘了,忘了那里的人们曾经经受了怎样的苦难,忘了那些死去的孩子们了。
下面我用图片回顾行程,让不能去灾区的朋友可以记起那次灾难,算是我对那些逝去的孩子们的纪念。
1 原本即将建成的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在地震中严重损毁,经过重新修复后于2009年5月12日通车。一路上很多隧道,可见修建难度很大。(去的路上我在车上睡觉,没有拍到高速公路,就引用一张新华网的照片)。
2 映秀镇是东莞援建的,援建资金10亿,不过看起来不像是已经完成了9成。
3 街上大部分的地方都是用很高的围栏围起来的,后面是漩口中学的废墟,这栋楼算是废墟中最完好的一栋了。
4 映秀小学被夷为平地,3/4的学生遇难。
5 街上全是卖地震录像和照片的小摊,用一个简易的播放机不断播放当时的场景,但似乎所有的人已经对此无动于衷。
6 地震一周年的时候,胡书记曾经在这里讲话,但是昨天只有少数的特别人物可以进去,我在他们走进去的时候从门缝中拍了张照。
7 围栏很高,门很小,保安很多。
8 厕所很难找。
9 在旁边的一个小山上,有关部门设了一个“渔子溪瞭望台512祭坛”。
10 山坡下的阿婆在向游客兜售用来祭拜的菊花。
11 除了几个烈士,其他遇难者的墓碑都很简陋,凌乱地散布在山坡上。这些墓碑中,有一半以上都是孩子的。那里的人说那片墓地埋了几千人,墓碑却只有几十个,更多的亡灵是没有墓碑的。我不忍从前面照,就从后面拍了一张。
12 售卖照片和录像的村民在向游客讲述当时的情况,但是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了。
13 在山上拍了一张,还是板房比较多,应该都是建设的工人和战士住的,没有看到当地人的房子。
14 出了映秀镇,我们开车继续向汶川方向前行,一路上可以看到一些地址遗址。
15 岷江对岸原来的213国道映秀至汶川这段几乎全部被毁,我们走的路是后来在河这边修的。
16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把一些村子淹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