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完全沉迷于傅佩荣老师的哲学公开课,连续看了《周易哲学》、《先秦儒家哲学》和《哲学与人生》,意犹未尽,整理了傅老师的一些观点。
01 什么是哲学?
哲学的英文为Philosophy,源于希腊文,由Philia和Sophia两字合成,意思为“爱好智慧”。哲学所讲的对智慧的追求,就像朋友之间的友谊,是一种温和、持久而理性的追求。
02 什么是智慧?
智慧是对人生完整而根本的认识。
- 完整:生命三个层次——身(躯体)、心(知情意)、灵(精神)——及其发展状况。
- 根本:人生有三个根本问题——痛苦、罪恶、死亡——是理性无法解释的,也是不会有答案的。
人只能爱好智慧,不断靠近智慧,而无法拥有智慧。
03 哲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?
- 澄清概念:什么是真?什么是善?什么是美?
- 设定判准:如何判断是非、善恶、真假、美丑。
- 建构系统:人、自然界和超越界之间的关系。
中国只有两种哲学满足三要素:儒家和道家。
04 人为什么追求真善美?
- 人有理性,理性求真。
- 人有意志,意志求善。
- 人有情感,情感求美。
05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?
- 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
- 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
- 向超越界开放的系统(儒家的天和道家的道)。
06 什么是儒家的「仁」?
- 人之性:真诚向善。
- 人之道:择善固执。
- 人之成:止于至善。
07 什么是儒家的「善」?
善是与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。善是行为,而不是本质。一个人做好事的时候就是善,做坏事的时候就是恶。因此没有善人,只有善行;没有人性本善,只有人性向善(傅老师对儒家的核心观点)。 「适当关系」包含三个要求:
- 内心感受要真诚
- 对方期许要沟通
- 社会规范要遵守。
08 什么是「真诚」?
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。人之所以不真诚,是因为计较自己的利害。本来想说一句心里话,但想到自己的合同能不能签,想到自己的薪水能不能涨,想到面子问题,就说出一句违心的话,就不真诚了。
09 儒家的「仁」和「道」有什么不同?
- 仁是个人的正路
- 道是人类的正路
10 儒家外在的主张有哪些?
- 尊重传统(过去)
- 关心社会(现在)
- 教育后代(未来)
11 儒家怎么看待人?
-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
-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
- 每个人都应该影响别人成为君子
12 儒家的教育理念是什么?
- 人才教育: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
- 人格教育:内化对自己对言行要求。
- 人文教育:琴棋书画诗。
13 学儒家读什么?
要读孔孟的书。从荀子开始,到朱熹及王阳明等的儒家都不是真正的儒家,它们要么是为帝王服务(如朱熹的三纲),要么是走了极端(如王阳明的心学)。
14 学习儒家和道家对自己的帮助?
- 以儒家处事,真诚为本。
- 以道家自处,转头就忘。
15 儒家四句话总结
- 对自己要约:自我约束。
- 对别人要恕:换位思考。
- 对物质要俭:节约物质。
- 对神明要敬:心存敬畏。
16 道家四句话总结
- 与自己要安
- 与别人要化
- 与自然要乐
- 与大道要游
17 易经四句话总结
- 存自己以诚
- 待别人以谦
- 观万化以几
- 和天地以德
贾王东|2019.5